中国生物工程学会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生物医药哪些领域或有重大突破?中国生物产业大会智库专家透露几大前沿方向
发布时间: 2022年6月8日
来源: 广州日报客户端

第十四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将于6月10-12日在广州国际生物岛举行!今天上午,第十四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新闻发布会举行。会上,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省发展改革委、市政府、中科院广州健康院相关负责同志介绍了第十四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相关情况。

 

 

第十四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将于6月10-12日在广州国际生物岛举行!今天上午,第十四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新闻发布会举行。会上,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省发展改革委、市政府、中科院广州健康院相关负责同志介绍了第十四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相关情况。

 

抗肿瘤、基因治疗、再生医学、脑疾病和类脑智能等是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最前沿

段子渊说,生物医药产业未来是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直接驱动的高科技产业。抗肿瘤、基因治疗、再生医学、脑疾病和类脑智能等方向是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最前沿,是人类认知的“盲区和无人区”,具有很多完全未知的现象和规律,高度依赖重大科学发现和技术创新突破。最近10多年,包括获得诺贝尔奖的若干重大科学发现催生了众多前沿生物技术并孕育着新一代生物医药未来产业。国家《“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提出:紧紧围绕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发展变革趋势,发展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生物医药。加强原创性、引领性基础研究,瞄准新药创制、脑科学、合成生物学、生物育种、新发突发传染病防控和生物安全等前沿领域,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和重点研发计划。加快打造生物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积极凝聚大团队、集聚大资源、实施大项目、取得大突破。中科院广州健康院自建院以来一直以切实解决人类生命健康领域面临的现实问题为导向,在再生医学、重要病原致病机理研究等方面立于国际前沿。

在生命科学领域,应以切实解决人类生命健康领域面临的现实问题为导向,从细胞、分子等微观层面,探索无人区,深入理解基因编码、遗传变异、干细胞、细胞命运、组织器官再生、疾病致病机理等生命科学重大科学问题。当然,国家重大需求特别是战略需求,以及有区域特色的特殊需求,是科研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比如新冠疫情爆发,科研工作者立刻组织应急攻关,在疾病机理研究、小鼠模型构建、疫苗研发等方面都取得了关键突破性进展。同时,基础研究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长期性,是极其艰苦而富于挑战性的研究工作,重大突破需要依赖于一个科研团队在某一领域长期不懈的积累和坚持,比如中科院广州健康院的科研团队,十年磨一剑,在体外建立并解析人8细胞期胚胎样细胞,有助于理解早期胚胎发育过程及其调控网络与疾病发生的关系,研究成果最近发表在《Nature》杂志上。

中科院广州健康院打造上下游贯通的建制化攻关组织模式

什么能够保障这些科学家潜心研究?段子渊认为,应该有与之相适应的科研组织模式,中国科学院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在2021年11月出台了“基础研究十条”,提出致力于使命驱动的建制化基础研究,推动基础研究重大调整,在方向定位、选题机制、组织重塑、政策完善等方面提出了系列化改革举措。

为此,广州健康院积极落实国家的统一部署,围绕主责主业,优化科研布局,明确细胞谱系命运解析及调控、细胞与生物治疗技术创新、肿瘤精准治疗、华南高风险传染病防控等四个主攻方向,以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为契机,强化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加强团队协作,形成上下游贯通的建制化攻关组织模式。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申卉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杨耀烨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张映武